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滚石又来大陆演出了,让老纪的内心小小的涌动了一下。哈哈,看到这,以及看到老纪读书今天推荐的这本《摇滚天堂》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老纪也是一个摇滚青年。

确实如此,当年的愤青,现在的大愤(大龄愤青)。那些摇滚乐队那些歌曲让老纪在青春期宣洩了反叛与不羁,让老纪在人到中年还能心中保有充足的激情,保有青春期的冲动,保有不一样的情怀。

呵呵,嘿嘿,哈哈,轰轰!

这本《摇滚天堂》非常好看,记录了120位摇滚乐坛传奇巨星的最后时光,他们的时间很短暂但发出的光芒却非常耀眼,说是天堂但里面也充满了地狱。

谁的尸体被遗弃在布鲁斯发源地比尔街的街角;乡村传奇Gram Parsons的遗体为何被盗;Keith Moon和Mama Cass Elliot之间有怎样“恐怖的巧合”......除了对死亡故事的详细叙述,书中还有大量不可不知的趣闻秘辛。

这本书和我的一位大哥,也是摇滚圈大碗郝舫,他写的那本《请宰了我》有点能连的上,这本书郝舫采用口述体详细的追忆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摇滚乐各位达人的鸡零狗碎,把那些高大上变成凡人。

回到本书,作者Robert Dimery是自由乐评人,曾为Time Out、Vogue等多家知名杂志撰写专栏和乐评,创作并出版过多本关于摇滚乐的书,包括《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首歌》《摇滚天堂》《经典唱片》《经典单曲》等。

另外一位作者Bruno MacDonald也是一位音乐专家,著有《摇滚谱系》,参与编撰《摇滚天堂》《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和《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首歌》,主编《乐队伙伴、歌迷、朋友和劲敌眼中的平克·弗洛伊德》一书。

对了,在回到国内,国内的摇滚界似乎已经进入了沙漠期。大部分的人已经在进入天堂和地狱的边缘。

分享这本书的前言给大家:

古希腊神话中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俄耳甫斯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死于非命的音乐人:被女人撕成碎片之后,他的头颅一边在赫布鲁斯河(Hebrus)里颠簸沉浮一边还在里拉琴(lyre)的伴奏下歌唱——就像去世音乐人的作品依然能为精明的唱片公司带来收入一样。

从摇滚的诞生之日起,死亡就像是一位五音不全的伴唱歌手,全然不顾众人的冷眼相待,常年在舞台边徘徊。早在这一体裁诞生之前,布鲁斯歌手Robert Johnson和乡村明星Hank Williams等准摇滚音乐人就已英年早逝:他们的人生异常短暂,只留下英俊的遗容。

当然,很多摇滚音乐人活到了领退休金的年纪,本书中也不乏此类人的存在。他们的去世也许平淡无奇,但他们的生活却精彩纷呈,我们在此向他们致敬。不过本书中收录的大部分人物都属英年早逝——这也许说明,摇滚(还有雷鬼和说唱)无疑会严重损害你的健康。

本书中涉及的很多明星并非自掘坟墓,他们的去世纯属意外:Buddy Holly、Peter Tosh和Marc Bolan都是如此。然而,某些人的突然离去并非不可避免:流行乐坛的成功人士总与傲慢、自大和滥用药物联系在一起,这些恶习常常就是杀死他们的元凶。英年早逝总是令人伤感,但背后也总是不乏值得讲述的故事。

因为篇幅有限,本书无法囊括摇滚天堂的所有居民,但是我们相信,它将让您深入了解一些不凡的生命——和他们非同寻常的终结。对于热衷细节的粉丝来说,本书可谓一笔黑暗的宝藏。谁是第一位死于非命的摇滚大牌?谁从Jerry Lee Lewis手上买来一架飞机并随后坠机身亡?哪位吉他手完成了娱乐界的终极谢幕——在舞台上被枪杀?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对这些伤感的真相了然于心。

最后请允许我以几点诚恳的建议结束这篇引言——也为您在启程踏上死亡之旅前热一热身。如果您尚未加入The Rolling Stones又想成为摇滚乐坛的常青树,建议您避免以下活动:

——卷入东西海岸说唱音乐人的争端

——吸食海洛因

——乘坐飞机

——加入大牌美国朋克乐队

——参与酒后枪战

——将灵魂卖给魔鬼

生命有限,摇滚不止。

Roberwt Johnson

(Robert Leroy Johnson)

中毒身亡

生于:1911年5月8日

卒于:1938年8月16日

Robert Johnson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哈兹勒赫斯特市(Hazlehurst),童年时期,他时常与做临时工的母亲一起在不同的农场之间穿梭。在密西西比的罗宾逊维尔市(Robinsonville)定居之后,年少的Johnson立刻迷上了布鲁斯音乐并开始学习演奏口簧琴(Jew’s harp)和口琴;在当地夜店听到Charlie Patton和Son House等人的演奏之后,他还缠着这些吉他手要学他们的独门绝招。少年时代的Johnson就已经以演奏布鲁斯音乐为生。离开罗宾逊维尔之后,他先是回到了家乡哈兹勒赫斯特(并师从布鲁斯音乐人Ike Zinnerman),随后在美国南部(甚至连加拿大都有他的足迹)进行了大量的表演。布鲁斯歌曲多表现愁苦幽怨,但很多Johnson最令人难忘的作品——“Me And The Devil Blues”、“Hell Hound On My Trail”——却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恐惧为核心,他高亢并相当令人不安的声线更是强化了这种感觉。

这种长期困扰听众的黑暗自然是有关Robert Johnson最著名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故事由他本人一手编织。在谈到他从布鲁斯新手到大师的蜕变过程时,Johnson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布鲁斯乐手,他将灵魂卖给了在密西西比的十字路口上遇见的魔鬼。真相无疑没有这么刺激:Johnson精湛的吉他技艺可能会让Son House等老相识觉得惊艳,但天赋和好学才是他取得惊人进步的原因。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音乐人,演奏现代流行歌曲和民歌等其他体裁也像演奏布鲁斯一样游刃有余。

关于Robert Johnson去世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坊间流传着各种传言,然而无一得到证实。Johnson长期沉溺于女色,可能是因为饮用了含有老鼠药的威士忌而中毒——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而下毒的正是他某位情人的丈夫。(1938年,John Hammond曾经希望邀请Johnson参加他名为“从精神到摇摆”[From Spirituals To Swing]的著名音乐会,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Johnson已经遁入极乐世界。)没有人知道他被葬在何处。

Johnson留下的照片(能被证实的只有两张)和唱片——一张1936年录制于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的一间酒店房间,另一张次年录制于达拉斯一间办公室的后屋——十分有限,这也让他显得更加神秘。他的唱片在他在世时销售惨淡,但是1961年发行的合集《Robert Johnson: King Of The Delta Blues Singers》引起了全新一代(主要来自英国的)音乐后生的兴趣。Jimi Hendrix和Eric Clapton的乐队Cream翻唱了“Crossroads”(2004年,Clapton发行的专辑《Me And Mr.Johnson》收录的全是他对Johnson作品的翻唱);The Rolling Stones翻唱了“Stop Breaking Down”和“Love In Vain”;Led Zeppelin则对“Traveling Riverside Blues”进行了重新演绎。

在其他领域,他也实力超群。和Brian Jones、Janis Joplin、Janis Joplin、Jim Morrison——这几人制作音乐时都借鉴过Johnson的作品——一样,Robert Johnson去世时也是二十七岁。

John Lennon

(John Winston Lennon)

被狂热歌迷射杀

生于:1940年10月9日

卒于:1980年12月8日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歌曲创作二人组的成员之一,John Lennon在流行乐坛是一个不朽的神话;简单地说,他和Paul McCartney合作创作出了摇滚乐坛(可能的)最伟大的专辑《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以及大量经典流行歌曲,令其他创作人望洋兴叹。

人们普遍认为Lennon擅长歌词创作,McCartney则是作曲天才,然而这种宽泛的概括无法准确体现两人音乐才华上的微妙差异,Lennon在文字上的创新启发McCartney创作了一批较其一般作品更具野心的歌词(如“Eleanor Rigby”)。Lennon拥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出版过两本充满荒诞主义幽默的书——《自己的文字》(In His Own Write)和《破坏》(A Spaniard In The Works)。前者1964年获得“福伊尔文学奖”(Foyle’s Literary Prize)——对于“区区”一位流行歌手而言这可是一项殊荣。

在The Beatles掀起的第一波疯狂热潮当中,John Lennon成为了“绝妙四人组”中思维最敏捷的成员,用诙谐的话语征服了媒体和大众——这种幽默和他撰写的书籍一样,深受维多利亚时期的怪才Edward Lear、Lewis Carroll以及50年代滑稽广播节目《傻瓜秀》(TheGoon Show)的影响。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的回答总是最及时和最搞笑的。(“问题:‘The Beatles是不是对政治不感兴趣?’”Lennon:‘不。我们只是认为政治十分无趣而已。’)

另外,Lennon还拥有摇滚乐坛最出色的嗓音之一。他的尖叫功力一流——对“Twist And Shout”(1963)、“Money(That’s What I Want)”(1963)、“Revolution”(1968)和“I Want You(She’s So Heavy)”(1969)的热血演绎是首张独唱专辑《John Lennon/PlasticOno Band》(1970)中声嘶力竭的呐喊的前奏。众所周知,这张专辑受到“原始尖叫”(primal scream)疗法的影响【译注:原始尖叫疗法是Arthur Janov创立的一种心理疗法,Janov认为儿时不幸造成的被压抑的痛苦引起了神经衰弱,在心理治疗中再次经历同一事件可以帮助病人觉察并最终去除这种痛苦】。演唱安静的歌曲也难不倒他,“If I Fell”(1964)、“Across The Universe”(1969)和“Love”(1970)也都因他的嗓音多了一分迷人的脆弱。

The Beatles成立之初,Lennon热烈的个人魅力让他成为了乐队的领袖。不过这种热血有时也会演化为暴力——1963年6月,在Paul Mc-Cartney的二十一岁生日派对上,Lennon暴打利物浦DJ Bob Wooler,让后者眼眶发黑,肋骨青紫。

Lennon的性欲也十分强烈(尽管他的妻子Cynthia 1969年才因为他和Yoko Ono的外遇与他离婚,整个60年代他的生活其实都相当放荡。)不过,他对生命、毒品(在汉堡期间吞服药片;后来是大量的大麻、致幻剂和海洛因)和性爱的渴望让他成为了著名的“摇摆”60年代的代表。这些早期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位和平主义者,在与Yoko在阿姆斯特丹度蜜月时,他进行了一场倡导和平的不下床(“bedin”)运动。“这就是我长期热衷和平的原因,”1980年在接受《花花公子》(Playboy)的采访时他说道,“最暴力的人才会去追求爱与和平。”

Lennon单飞之后先后发行了朴素的自白作品《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和更加精致、更具旋律感的国际畅销专辑《Imagine》(1971),独唱事业可谓起步强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事务逐渐开始占据他生活的重心(争取获得美国绿卡;他和Yoko的儿子Sean的出生),他只是断断续续地推出了一些零散作品。70年代中期,他彻底抛弃了音乐,专心在家抚养儿子Sean。1980年,他才再次找到音乐创作的灵感。

英年早逝对于John Lennon来说并不陌生。Lennon十六岁时,他的母亲被一位不在执勤的警察撞倒去世,这一事件让他多年无法释怀,造就了他性格爱嘲讽、暴力的一面(“我认为我再也不需要对世界上的任何人负责了”)。在他的两首个人色彩最为浓重的歌曲——“Julia”(1968)和“Mother”(1970)——中也有所体现。Lennon最亲密的大学好友是极具天赋的艺术家Stuart Sutcliffe,后来担任过乐队的贝斯手,曾随另外四人一起前往汉堡。1962年Sutcliffe在汉堡因脑出血去世,年仅二十一岁。Beatles经纪人Brian Epstein 1967年因药物过量去世,此后,绝妙四人组濒临解散——“那时我知道我们遇到了麻烦,”Lennon 1970年回忆道,“我当时想,‘我们已经忍无可忍了。’”1976年,一直追随The Beatles的器材搬运员和支持者Mal Evans被洛杉矶警方射杀。Lennon被害也和以上事件一样出人意料。

1980年12月8日,Mark David Chapman拿着一张Lennon的新专辑在达科他大厦(Dakota Building)——Ono和Lennon在大厦中有一间公寓——前请Lennon签名。夜里10点49分,Lennon和Ono从Record Plant(唱片工厂)的录音棚回到达科他大厦,Lennon下车走向入口时,Chapman带着一把.38左轮手枪再次出现并呼唤“Lennon先生?”Lennon转身时,Chapman朝他连开五枪,击中了他的手臂和背部。在随后的混乱中,Ono尖叫着要叫救护车,Lennon则挣扎着通过六级台阶爬进门房的办公室,呼吸困难地说:“我中枪了,我中枪了。”警察两分钟之内赶到并将他送往罗斯福医院(Roosevelt Hospital),那里的医护人员为他进行了心脏按摩。然而那时大量失血的Lennon已经死亡。

残忍的谋杀让世界为之哀恸。就像60年代的另一位偶像人物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一样,很多人都记得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听到John Lennon遇刺的消息的;Lennon的唱片很快纷纷重回排行榜。讽刺的是,Lennon应对成为超级明星带来的压力(他的“The Beatles比耶稣还要受欢迎”的论断曾在1966年招来死亡威胁)近二十年之后,认为自己在纽约找到了平静。“我的意思是,人们走过来要签名,或者打招呼,”去世前两天,在接受BBC DJ Andy Peebles的采访时他说道:“但你知道吗?他们从来不烦你。”

话题:



0

推荐

纪中展

纪中展

18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创业家副总裁、黑马会秘书长、黑马基金投资合伙人、新鲜传媒创始人&CEO、微创新学院联合创始人、幸福乡村图书馆发起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多家财经媒体专栏作家。专注于创业创新、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90后青年群体研究、新媒体营销等领域 人物简历 创业家副总裁、黑马会秘书长 微创新学院联合创始人 新鲜传媒创始人&CEO 幸福乡村图书馆发起人 贰万书院制作人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5年 180篇